茅田法庭:用心勾勒一幅幅“司法为民”生动画卷

作者: 刘丛艳    发布时间:2023-03-13  访问次数:68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法庭立足基层有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对于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责无旁贷法庭每天都上演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画卷法庭人用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诠释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和使命。

一、在我们看来:“距离从来不是问题”

双方当事人都在内蒙古的离婚纠纷案

二十多年前家住建始县龙坪乡某村的谭某年龄尚小跟随他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内蒙古,迫于生计不得不与大自己十多岁的高某结婚双方年龄悬殊性格不合生活几年后谭某丢下年幼的儿子及丈夫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高某带着儿子艰难度日,儿子现已成家立业家中再无牵挂从未享受过家庭温暖的高某觉得是时候为自己而活了他想找个老伴安度晚年。于是,高某向法庭起诉要求与谭某离婚因谭某下落不明高某选择向谭某的户籍地法院起诉,法庭审查材料后觉得高某应该在内蒙古起诉该案可以移送管辖但又考虑到将该案移送后可能给其他法院带来办案不便,不能及时解决纠纷于是,法庭根据谭某二十多年前寄往家中的地址寻找谭某,但该村干部告知村中并无此人几经周折得知原来谭某与高某结婚时使用的是假名,通过谭某的亲戚,法庭得到了谭某的联系方式。经与谭某联系,她陈述自己一直生活在与高某相距100公里的地方,她觉得这件事也该有个了结了,愿意与高某离婚。法庭将谭某的想法告诉高某,高某激动地说事情终于有了着落感谢你们。经过回访得知高某与谭某已约定几天后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

图片2.png

二、“排忧解难,我们的耐心从不消解”

躲猫猫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2017年杨某在某金融平台借款5000元双方约定还款期限及利率期限届满杨某迟迟不还款,金融平台起诉要求杨某偿还本息共计8000多元。法庭受案后立即联系杨某,杨某承认借款属实,但表示现已离异独自带娃生活十分拮据,希望法庭给原告做工作看能否只还本金不支付利息。法庭积极与原告联系,讲述被告的艰难处境,在干警苦口婆心劝说下,原告终于同意了被告提出的要求。法庭将调解笔录制作好后联系被告签字确认,然而此时的被告却玩起了躲猫猫,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法庭与杨某的母亲联系,杨某母亲陈述杨某已经好久没有跟她联系,杨某下落不明,你们依法处理说毕,猛然挂断电话。根据杨某母亲的陈述,该案可以公告送达后缺席判决。但法庭还是决定到杨某娘家去找找她的母亲,跟她讲讲法律,说说道理。到现场后经过我们的释法说理法,杨某母亲答应与杨某联系,做杨某的思想工作。几天后杨某主动与法庭联系,并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确认。

图片3.png

三、“每一份感情,都需要我们尽心呵护”

古稀老人的离婚纠纷案

杨爷爷今年79岁,叶奶奶今年75岁,两人相濡以沫五十多年,共生育四个子女。历经风雨的两位金婚老人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最近几年家里并不安宁老两口隔三差五就发生口角,兵戎相见。去年腊月,叶奶奶甚至因双方肢体冲突住院治疗二十几天忍无可忍的叶奶奶经过多番思索后决定要与老伴离婚。法庭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离婚可能并不能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于是决定到老人家中进行劝解希望他们可以重归于好当我们赶到老人家里时,杨爷爷已经离家出走并在外租房居住。叶奶奶满心委屈地说打打闹闹几十年我可以原谅他但我唯一不能原谅的是他侮辱我……”,听着叶奶奶的哭诉法官意识到这不是一起简单的离婚案件,案件中包含家庭伦理个人名誉、善良风俗等乡风文明内容。法官当即打消了劝叶奶奶撤诉的念头,觉得这个家庭的矛盾是时候摊出来晒一晒捋一捋了。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情况,法官决定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在当地村委会对该案进行巡回审理。届时,法庭将邀请评理说事员对该案进行评理说事,双方均同意法庭的安排。

图片4.png

四、“所谓‘和美’,就是要求我们善做‘亲情’的润滑剂,”

叔侄反目的合伙协议纠纷案

刘某与王某系叔侄,2017年双方共同出资开设养殖场,在经营过程中因经营理念不同,双方最终分道扬镳经协议养殖场由刘某继续经营,王某退出合伙,刘某支付王某投资款20余万元。虽然出具了欠条,但款项却迟迟不能支付,王某多次催促未果,双方的关系也渐行渐远,从亲密的合伙人变成了仇人。无奈之下王某将刘某诉之法庭,要求刘某支付欠款及迟延履行利息。受案后法官当起了双方的和事佬,法官从疫情原因、经济形式亲情关系等方面着手轮番给当事人做工作,耐心细致地寻找双方的平衡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刘某自2023年3月起每月支付3000直至欠款支付完毕时止。看着疏离多年的亲情关系重得修复,追讨多年的欠款有了着落,法庭干警真心为他们高兴,也感受到了自身工作的价值。

图片5.png

法庭每天呈现的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百姓心中的大事,法官对这些纠纷没有就案办案机械司法而是努力寻找情法的最佳平衡点,循循善诱,释法明理,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促行,踔厉奋发,在司法服务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司法服务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文章出处: 茅田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