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 我们在行动

作者: 向巍    发布时间:2019-03-27  访问次数:447

初春的茅田,天气还是有点凉的。

所以看到八九十岁的黄某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走入法庭大门的时候,我先是迅速地将老人接入房内取暖,然后问明来意。

黄某起诉两儿子赡养纠纷一案,已于2017年经茅田法庭调解结案。但是大儿子未给付去年下半年的赡养费,二儿子去年全年赡养费都未支付。

我一边耐心安抚老人,一边联系村干部核实情况。

我们将老人送回了家,然后到了黄某的小儿子家中。待说明来意,他似乎有说不尽的委屈,我们耐心细致地与他拉家常,宣讲法律知识。说起母子之间的往事,他的眼角也泛起了泪花,返回卧室,拿出600元钱交给法庭干警,表示以后会按时给老母亲送去赡养费。

 

我们立即返回将600元赡养费送到了老人手中,待点清钱款之后,赶往了下一工作地点。

法院工作重程序。自2016年起,建始法院在全州法院率先改变执行案件管辖模式,由立案庭统一立案。因此,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应该是我们接待黄某后告知其到机关立案庭立案,或者将材料代收后再交由立案庭,然后由执行局负责执行。

但是讲程序是为了讲正义。人民法庭的设立就是为了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之前的案件是茅田法庭审的,当事人情况特殊,标的额又小,从便利当事人和节约司法成本的角度,法庭经商讨后决定,尽量通过非诉解决机制妥善处理此事,将黄某送回后,到她的两个儿子家中看一下,做一次调解或回访,如果没有转圜的余地再视情况导入执行程序。                

文章出处: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