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手记丨乡里乡亲 哪有解不开的结?

作者: 陈凤    发布时间:2025-08-06  访问次数:172

微信图片_20250806153753.jpg

七月的风裹着热浪,掠过马坡村的田野在去往村委会的路上,我心里沉甸甸的。今天要调解的,不是普通的案子,是外地媳妇陈某和本地村民宋某的离婚纠纷。起诉状里字字句句透着无奈,宋某几年前意外摔伤,落下严重的身体残疾和精神疾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陈某独自身处外地拉扯着年幼的孩子,两人长年分居,感情渐淡,最终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这哪是一纸判决能承载的重?宋某连自己的意愿都难以清晰表达,陈某是妻子,更是母亲,诉求里藏着对未来的茫然无措,宋某的家人在病榻上日夜守护,还要直面这场婚姻的变故,那份压力,实在太沉。

我第一时间联系了村委会,却意外发现,村干部们的脚步比我们更急切。他们早已把宋家的情况摸透,不仅主动牵头为他指定了监护人,更是一趟趟往宋家跑,耐心倾听家属的忧虑和不易。

调解现场设在了村委会,气氛比想象中平和。宋某的姐姐眼圈泛红,声音哽咽的说:“法官,我们想通了,陈某还年轻,不能拖累她一辈子。照顾弟弟,是我们自家人的本分,不怨她。” 我们线上联系了陈某,她轻声开口:“我……我不要求他支付抚养费。只盼着,孩子能常回来看看他爸爸……”没有指责与怨怼,双方的让步,仿佛一股温润的溪流,无声地消融了纠纷里惯常的冰棱与尖刺。

走出村委会时,夕阳正浓,金色的余晖温柔地洒在门口那棵老槐树上。村主任的话语犹在耳畔:“乡里乡亲的,哪有解不开的结?法院肯跑腿,我们肯搭台,人心啊,都是肉长的。” 这朴实的话语,已深深烙在了我的记忆里。

回程路上,暮色渐浓,车轮碾过乡间小道,我的心却异常宁静。这桩看似普通的家事纠纷,却像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我的心中荡起涟漪,法律条文虽是条条框框,但这乡土间生长出来的理解与担当却赋予了它人间烟火气。我们把法庭“搬”到村头,搬的不仅是桌椅卷宗,更是对这片土地上人情冷暖的倾听与尊重。

微信图片_20250806153758.jpg

夕阳的最后一抹暖意已褪尽,车窗外的村落次第亮起了灯火。那点点微光,仿佛在诉说,公道扎根在泥土里,和解生长在人心中。这便是法治之光最动人的模样。


编辑: 秦鑫
文章出处: 红岩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