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执行前线到审判庭前

作者: 周钰    发布时间:2025-07-23  访问次数:64

整理着新办公桌上的物品,我凝望红岩寺法庭审判楼投下庄重而肃穆的剪影。四载光阴,如同印章深深烙印在执行局的岁月里,如今来到红岩寺法庭,这半月时光仿佛时光之河上浮起的一叶轻舟,载我回望,也引我前瞻——回望执行局那一次次短兵相接,前瞻审判庭上即将铺展的笔墨画卷。

640.webp.jpg

在执行局的日子,时而与同事在暴雨滂沱、泥泞满途的路上跋涉,时而面对拒不配合的当事人,一遍遍释法说理。记得某日清晨,还未到上班时间,手机突然收到申请执行人的紧急短信,一直身处外地试图逃避执行的张某正藏身于城内某宾馆。不敢有丝毫懈怠,我和同事立即驱车赶往,成功找到被执行人,但对方拒不还款,甚至咆哮道:“我没钱,你们能怎样?”我们反复告知拒绝执行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希望其主动履行,但张某始终无动于衷甚至态度嚣张,鉴于此,我们随即宣布对其实施司法拘留决定。面对强硬的执行手段,被执行人瞬间慌乱,当场转账履行了全部还款义务。执行之路,何尝不是以脚步丈量正义的尺度?那段时光,我习惯了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的较量,也深刻体会了将“纸面判决”转化为“现实温度”的艰辛过程。

如今端坐于审判庭,竟也如履薄冰。每一字证言皆如精微之针,敲击法槌的每一声都似警钟回响。庭后埋首卷宗,更觉字字句句都牵连着当事人的命运轨迹。近日,在红岩法庭审理的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原告与被告就事故责任划分及高达数十万元的赔偿金额僵持不下,庭审中双方情绪激动,争执激烈,调解一度陷入僵局。面对此景,承办法官并未简单裁决,而是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精准援引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结合详实证据,进行严谨专业的剖析,最终,双方回归理性,关系缓和,各自作出合理让步,当场达成了调解协议。审判之道,何尝不是以法槌辨明是非的战场?短短半月我亲历了在唇枪舌剑中理清事实真相,更深刻理解将“纷争漩涡”淬炼为“案结事了”的千钧重任。

640.webp (1).jpg

昔日执行的奔波劳碌与今日审判庭的肃穆沉静在脑海中交织,我渐渐领悟:审判工作常以释法明理为纲目,编织着公平的蓝图,执行工作则以权益兑付为指引,绘就着正义的颜色,二者终将汇入同一片法治海洋。司法的生命力正源于这环环相扣的精密协作,唯有二者合力,正义的图景才更绚丽多彩。


编辑: 秦鑫
文章出处: 红岩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