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手记丨窗口里,有法亦有暖

作者: 杨雨颜    发布时间:2025-08-25  访问次数:192

立案庭作为法院的窗口,工作专业性强,且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在诉讼服务中心,阳芷硕作为我的导师,以“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快速融入岗位,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640.webp.jpg

笔尖下的“成长秘籍”

诉讼服务中心是案件流入的“第一道关口”,严格把关、准确立案至关重要。初来乍到,各类案件的立案标准和材料要求令我应接不暇,导师耐心提醒:“可以把常见要点随时记下来。”于是我翻开随身的小本本:“侵权类案件诉讼费适用特定标准,勿与财产类混淆”“金融借款合同,要注意审查贷款方金融许可证”“材料不齐,须一次性全面告知”“网上立案存疑,应主动电话沟通确认”……日积月累,原本茫然的我逐渐理清思路,对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要点与程序性问题愈发熟悉,面对当事人的询问更多了一份自信从容。

细微处的“为民情怀”

立案窗口正式当值第一天,内心既紧张又期待。“别怕,慢慢来!”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我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第一位当事人。不一会儿,一位白发大爷携着一叠材料前来,情绪激动地讲述邻里纠纷。我逐一核对诉讼材料,自觉无误正准备受理,导师轻拍我的肩,转身温和地问大爷:“您提到的‘院墙被推倒’,有没有相关照片证据呢?”大爷一怔,忙拍额道:“哎呦,在手机里,还没打印!”“不用急,证据很关键,我们这边可以帮您打印。”在导师的协助下,大爷顺利补齐材料,成功立案。那一刻我心头一热——“司法为民”并非口号,它就藏在每一次耐心倾听和每一个细致提醒中。

巧分流的“调度艺术”

在审查一件小额民间借贷纠纷时,我核对完借据、转账记录等材料,正欲立案,导师及时提示:“这类小标的案件,如果能通过综治中心诉前调解,解决更快、也不伤和气。”她随即向当事人说明:“综治中心有专业法官驻点调解,成功可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不成再立案,您看愿不愿意尝试?”当事人欣然同意。该案顺利分流之后,我深刻体会到各类案件也需要“各得其所”,立案庭如同“调度中枢”,第一步走稳走好,后续审执工作才能高效运转。

640.webp (1).jpg

立案庭远非简单的“材料收发室”,它是正义之门最先叩响的地方。在这里,每一份诉状都承载着期盼,每一起案件都映照一段人生。从条分缕析的法律条文,到贴近地气的沟通艺术,从对程序一丝不苟的坚守,到对当事人将心比心的体谅,这份“青蓝”相接的传承让我渐渐懂得,司法不是冷冰冰的,窗口里,有法亦有暖,它让我在职业生涯的起点,就牢牢系好了那颗关于信念、关于责任的“第一粒扣子”。

 


编辑: 秦鑫
文章出处: 立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