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与和解并举,张老的赔偿案件执结了!
“太感谢了!你们不仅帮我要到了赔偿款,而且帮我们搞好了关系。”5月19日上午,年过花甲的张老办理领款手续后,感激地说。
张老的案件是一件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2021年8月,夏某将其偏房中的第一层发包给陈某修建。陈某雇请张老等人施工。张老在工地施工时不慎摔伤,经司法鉴定,其伤残十级。于是张老向法院起诉索赔。法院判决夏某赔偿张老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损失11225.28元;陈某除了诉前垫支的部分,另赔偿张老34834.32元。
当事人均没有上诉,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谁是谁非终有定论。但执行却一波三折。
网络查询反馈,张老悔不该打官司
2023年1月5日,张老申请建始法院强制执行。
打了两个多月的官司竟然要四个多月执行,大大出乎张老预料。他原以为,官司赢了,申请书一交,十天半个月就能拿到钱,“法院判了,哪可能拿不到钱?”
我是1月6日接收案件的,当天开始线上网络查询,反馈结果很快出来了:夏某存款219.78元,陈某存款5.04元……
我约谈张老,告知查询结果和执行风险。也许是平生第一次听说“执行不能”吧,张老反复咀嚼这四个字,待明白其中的含义后,他突然仰天长叹。末了,他无可奈何地叨念:“晓得这个情况我当初就不该打官司!‘赢了官司输了钱’……”他的声音颤抖,眼眶湿润了。
我送张老走出办公室,一个劲地安慰他,“您莫急,我们还会线下执行……”生怕他想不通。
话虽这样说,对于线下能不能执行到钱,我也没谱。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历来是执行中的老大难:被执行人经济大多不宽裕;双方在法庭撕破了脸,自动履行的更是微乎其微。
果然,线下执行并不顺利。邮寄文书被原路退回;陈某一接电话就喊冤;夏某更是听说是法院的电话就直接挂断。
我三番五次请人做工作,夏某、陈某依然无动于衷。
好在我们的工作,张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知道我们在努力,他的情绪逐渐稳定了。
拘传+开导,夏某支付赔偿款
2023年3月21日清早,我带领书记员、法警,驱车疾驰百余公里直奔夏某家,传唤他到当地法庭接受询问。遭到夏某蛮横拒绝后,我们当机立断送达拘传票,将其铐上警车。
警灯闪烁,警笛长鸣,夏某的亲友得知夏某被抓后纷纷赶赴法庭一探究竟,其中不乏明白人。
通过亲友和执行员开导,夏某终于想通了生效判决应该履行的大道理。
“一窍通,百窍通”,他其实是个良心人,平生连素不相识的人都帮助过不知道多少,何况张老呢?就是与自己无关,也应该尽力帮助—那时我才知道,他和张老原来是亲戚!
心结解开了,夏某当场向亲友借钱。看在亲戚的情面上,张老爽快地答应和解。作为几十年的亲戚,夏某的锅底门张老比我们更清楚,他最终只收了夏某6000元,让夏某感激不尽。
夏某把张老拉到自己家喝酒去了,两家捐弃前嫌,重归于好。
幡然醒悟,陈某如约履行义务
陈某信息灵通,夏某被拘传后和解的事,他当天就知道了。他意识到了拒不执行的严重后果。
他幡然醒悟了,主动找张老和解。
3月20日,双方约在一起来到法院签订协议:陈某还给付张老25000元。
“钱多点少点无所谓,你知道,我几时骗过人?受伤人所不愿的,稍微年轻点,我还不会要你出钱。”签字后,张老坦诚地说。
陈某如约履行,分别于4月6日、5月3日、5月15日、5月16日转账10000元、10000.00元、4000.00元、1000.00元到法院账户。我按照张老的意见兑付,5月19日兑付15000.00元,是本案最后一次兑付。
一件通过强制大概率不仅执行不能,而且可能加深当事人矛盾的案件,通过强制与和解并举,圆满执结。赔偿款到位了,亲戚、邻里关系修复了。张老感激不已。
法律必须得到信仰。当事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强制执行,“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执行工作并非一个“强”字所能解决。尤其对于亲友、邻里之间的民事纠纷,强制的同时要力促和解。在促和中讲国法,讲天理,讲良心,力争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实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