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迷途”少年,向阳而生!
在建始县人民法院第七审判庭内,“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敲响,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正在有条不紊地审理,被告人郭某在辩护人的陪伴下与审判人员、公诉人员一道坐在少年审判庭的圆形会议桌上,这是本院少年刑事审判的一个缩影。
庭审前,主审法官在全面掌握未成年人的犯罪动机、家庭背景的情况下,为家庭困难的郭某依法指定辩护律师,充分保障辩护权利,多渠道选择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如在校教师、教育局工作人员作为合议庭成员参与案件审理。庭审时,为了减少郭某在庭审过程中的孤立感、恐惧感、紧张感和羞耻感,让被告人打开心扉,感受到法律的关怀,在少年审判法庭设置方面推出“席位革命”,用圆形会议桌代替审判居中、左公右辩、被告孤坐对面的传统审判格局。庭审临近结束时,合议庭成员在郭某的法定代理人的陪伴和见证下,围绕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处罚的必要性和应当吸取的教训等方面对郭某进行法庭教育,同时对其家庭教育也提出相关建议。判决后,严格未成年犯罪封存制度,统一犯罪记录封存材料,在档案室设置专柜保存,严格查询审查、审批,最大限度保障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在郭某接受社区矫正期间,主审法官还多次走访,具体了解郭某的生活状态和家庭状况,对其心理情况进行了疏导,并叮嘱郭某要珍惜当下,加强学习,切勿触犯法律。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进步和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加强少年司法专题座谈会上强调,要求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贯穿少年司法工作始终,积极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方式,帮助犯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为他们融入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近年来,建始法院不断转变工作理念,深化少年审判专业化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延伸审判职能,积极探索各种涉未成年人的关爱举措。聚焦反对家庭暴力、未成年人保护、婚姻家庭矛盾调处等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活动,持续开展法治宣传“四进”活动,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40余场次,联合县教育局在19所学校开展防范打击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宣讲课等各类普法活动,从校园暴力、防性侵害、防诈骗等方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同学进行了与其年龄相符的普法宣传,促进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积极创新普法方式,利用“法院开放日”,邀请60余名中学生到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中。